
電影─惡魔教室
導演:Dennis Gansel
故事大綱
故事從一所高中的社會實驗課開始,學生們認為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希特勒的極權統治,在現今社會的民主思想下不可能再發生,老師為了讓學生們體會獨裁統治的過程,他決定在班上做一個大膽的實驗。他開始要求大家團體行動、振奮學生的精神,接著要求學生們穿制服、呼口號、並且遵守”領袖”的命令,還替這個組織取名為:the WAVE。漸漸的,團體裡的學生對the WAVE產生了極大的認同感,不僅會幫助團體裡被欺負的成員,也開始排擠不是the WAVE的學生。這種行為很快就感染到學校裡的其他同學,the WAVE逐漸擴大勢力吸收成員,校園裡開始出現對立的暴力衝突事件,the WAVE在校外的行為也引發警方與幫派份子的關注。老師發現the WAVE失控想喊停,但為時已晚。實驗雖然成功了,但所有人都付出了代價,造成遺憾。
(出自奇摩新聞http://tw.movie.yahoo.com/movieheadline/d/a/081120/3/cvq.html)
觀後心得:
該部影片是我去年看過幾部電影中最好看電影的前三名,同時也是印象較為深刻的一部。該部影片的內容主要是探討獨裁主義與民主主義間的差別,當然談論這麼嚴肅的話題放在這群年少輕狂的年輕人眼中,是在無聊不過的話題了。不過上獨裁主義的老師運用了實驗的方式,讓上這堂課的學生體驗到什麼是獨裁統治,實驗結果發現這個實驗大大地成功了,他把一群離經叛道的青少年變成了順服他且具有團結力的團體。
由此來看,當我們認為二戰時希特勒的集權統治及法西斯式的統治不可能出現在這個時代,這個假設就大錯特錯了。尤其是現在全世界面臨著金融海嘯衝擊之際,更可能延伸出許多具有野心的政治家,他們利用這個時機開始鼓吹他們的理想,這讓我想到過往許多政治家,像是毛澤東、希特勒、史達林等歷史上著名的野心家如何操作人性,進而到目前的恐怖主義都是意識形態的操作,尤其是年輕人,他們是最容易被操作的對象,因為他們沒有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容易被「強人」所利用變成行使他們野心的一步棋。
其次,容易被操縱的人是社會的弱勢族群,像是窮人、少數民族(包含年輕人)等…他們身為社會的邊緣人,權利不被社會大眾所重視,自然地當有一位像毛澤東或希特勒的領導人崛起時,很容易加入他們的行列,形成社會的亂源。鑒於此,我覺得若是M型社會形成時,很容易造成兩方彼此的對立,尤其在前方的富者占的人數較少,後者的人數會以團體的力量抵制前者,其結果就是造成社會的動盪不安。
最後,當我看完這部片後,我會試著去體會別人的感受,不只是年輕人,少數族群也是,畢竟一切暴力的來源都是源自於「不公平」所產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