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心情小扎!




今天在FB上看到大學同學在研究所擔任助教的留言,他很難過...

為什麼自己竭盡所能的教學到頭來學生還是考的很差呢?我相信這是每個當老師都會遇到的問題。畢竟在這年頭裡,用功的孩子已經不多...變成說如何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及動機才是主要的關鍵。

不過,其實我也沒資格批評現在的孩子不用功,在他們這年頭我也曾經荒唐過、不用功過,管他研究法還是理論,都是囫圇吞棗的亂背,最後把我背的東西再還回給老師就沒事,但現在回想起來,真的還瞞對不起老師的,老師是花了十年的心血才把這麼艱深的理論講的淺顯易懂,而我卻在十分鐘內忘光還給老師。

相信在踏往老師之路是滿佈艱辛之路,學生不用功算是常有的事,而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把理論的部份淺顯易懂的呈現出來才是真正厲害的關鍵點。

這週聽演講後,林老師跟我們說很多人還沒準備好當老師,我想老師沒有準備好及準備不好的問題,關鍵在於準備的充不充足?要說準備好永遠沒有準備好的一天,只能說我位當老師做足了萬全的準備。而我現在正在備戰中...即將要準備上戰場。

ps 請容許我放東海的照片,雖然目前我還是暨大人但我還是沒法忘掉東海....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評論─電影「gloomy Sunday」


評論─電影「gloomy Sunday」
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三者間的情愛觀


最近在整理以前大學的報告,發現了這邊電影評論@@
稍微看了一下發現,大學時太有sense了!連「劈腿」都可以用社會學的角度洋洋灑灑的寫出來,但會過頭來看看現在的自己,突然發現現在的自己真的太沒sense了!寫出來的東西可能給我大學時代的我看都會被自己「巴頭」> <~~看來我要趕緊找回自己的「sense」了。
以下是詳細內容

András自殺的定義
〈憂鬱的星期天〉這首曲子的產生,是András經歷了許多不得志的事之後,遇見肯定他的才華的餐廳老闆Szabó及與餐廳服務小姐Ilona Várnai擦出愛的火花後所譜的曲子。造成布達佩斯自殺潮的導因為被唱片公司賞識,經由不斷播放下,加上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秩序還在重整中,1929年美國發生經濟大蕭條,這股莫名無力的勢力蔓延世界,使得大部分的人民過著不得溫飽的日子等艱辛的背景。聽到帶有憂鬱的曲子,是加速自殺者於潛意識的湧出,終究了結自己。依照涂爾幹的自殺論說法,一個人的自殺不單就個人因素,還需考慮到社會事實的影響。András沒想到自己的曲子居然是造成自殺潮的罪魁禍首,這樣的社會性因素使得András內心深處懷有深深的歉意,再加上昔日僅為一面之緣的漢斯韋克多年後已變成德國上校,利用自身的權力,盡其所能的破壞他們一直想維護的三人行,甚至,Ilona為了不讓身為猶太裔的Szabó受到威脅而私底下與漢斯進行交易,András看在眼裡滿懷複雜的情緒。舉槍自盡前,心愛的Ilona利用久為開嗓的美妙聲音唱出自己所寫的歌詞,那種有苦說不盡的聲音,使得〈憂鬱的星期天〉更加的低沉。找到這首曲下賦予的涵義後,想著Ilona說過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唱歌,那麼解救現場尷尬的歌聲加上自己苦澀彈出的琴聲,只是徒增悲傷罷了。想到Ilona還有Szabó照顧,把自己的生命結束掉,也結束自己對社會的愧疚。

Ilona的「劈腿」定義
我們對「劈腿」下的定義是這段感情有了第三者的介入,迫使這段感情下的男女必須分離。因此有三種劈腿情況產生:第一種是雙方都不知對方的存在,有可能到死前都還不知道;第二種是劈腿者欺騙了雙方,其中一方想要知道另一方的存在,去被劈腿者呼嚨帶過;最後一種情況可能是有被告之,卻不被接受這種三人行的關係。劈腿的原因往往與自己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不安全感使得自己跟多位情人同時交往以消除心中的不確定性,也有可能是虛榮心作祟,想證明自己的魅力有多大。可是,我們從影片中看到的Ilona,並沒有像上述那樣的情形,有的是基於情感上的慰藉,而與Szabó和András交往,彼此誰都不屬於誰,形成了一個生命共同體。雖說Szabó與András對Ilona 感情在磨合期難免會有摩擦,大家彼此講開之後,「有半個妳總比沒有妳好」,雙方不僅對Ilona保有熱切的愛情也與對方產生感情深厚的友誼。就此上述種種情形來看,乍看之下三者的關係是複雜的、混亂的,但就他們面對愛情的態度與互相建立的信賴程度而言,我覺得稱不上是「劈腿」的行為,因為劈腿市建立在「欺騙」對方的基礎上或有一方不接受其模式來判定的,Ilona與他們之的關係既沒有欺騙對方也沒不接受此模式的事實,所以就以此而言Ilona與他們之間的關係不算是劈腿。
Laszló Szabó、Ilona Várnai與András Aradi三者間的未來發展關係
如上面所論述的三者間─Laszló Szabó、Ilona Várnai,András Aradi已經維持著一定平衡的相依共生關係,但本片發展到後來,德國納粹掌握政權後,當地的一切社會現狀進而改變,然而Szabó與András也在這段期間內失去了他們的生命,那假若沒有此動亂的產生,他們三者之間還是會維持原來的平衡嗎?那會不會有第四者介入於此呢?這是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重點。

三者之間會維持原來的平衡嗎?
我想這應該不是我的問題,每個觀看這部影片的觀眾都有這樣的疑問存在;在還沒形成三人關係之前, Szabó與Ilona 之間的關係算是一種純粹關係,在工作上面(公領域)是同事間的關係,在私底下(私領域)是情侶間的關係,其關係像一般人一樣沒有什麼多大的差別,但András的介入使得Szabó與Ilona間產生了重大的變化,Ilona 第一眼見到András時眼神中充滿了無可自拔的愛意,這跟Szabó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形式,她與Szabó之間像是一種朋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不只經濟上需要依賴他就連情感上也需要找他來慰藉,像是朋友般的相互依賴共生的關係,依據Giddens的定義,相互依賴共生的人,為了維持本體的安全感,需要藉助另一個定義自己的需要,唯有再針對他人需要而犧牲奉獻時,她才能感到自信(Giddens,2003);但自從遇見了András後,Ilona 從她的內心裡產生了無法自拔的著迷,像是某一層度的著迷甚至是上癮的關係,在上癮型的關係中,個人會把自己與他人融合在一起,因為那癮頭正是本體安全感的主要來源,相對地,相互共生的人習慣於透過他人的行動來找尋自己的認同(Giddens,2003),當然這一點另Szabó十分吃味,Ilona 對她而言居然沒有這樣的感覺,但他還是沒法失去她,因為他與Ilona 一樣有著無可自拔的上癮特性,然而,琴師András更是如此,他不只情感上需要Ilona的慰藉,在經濟上面也需要Szabó的協助,所以András可說是三者中最不能失去Szabó與Ilona 的人,因此,三者間的關係從剛開始的激情衝動的上癮關係逐漸轉向緩和的親密關係,親密關係的定義為以自我發展為第一優先,並追求長期的滿足,雙方間可透過妥協、溝通來體認伴侶對你的意義 (Giddens,2003) 。而這親密關係能持續多久呢?如果順利的發展下去會不會轉變成親屬關係或與婚姻關係的可能呢?我像這是我下一段要討論的重點。
如果女方有一天懷孕了,那三者之間的關係是否會有明顯的改變?就我們的認為他們之間應該是會有所改變的,在影片裡,因為戰爭的緣故,三者之間的關係因而中斷所以我們不知道他們之間關係的變化是如何,假若三者之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時,三個人都會面臨到「感情疲乏」的問題,一個人不可能長時間都處於原本的激情狀態,等時間一長時方便就當成隨便,說不定十年之後,Ilona 不再是原本美艷動人的樣子,那他們還是會繼續的喜歡她嗎?或者當女方懷孕了,他們之間會不會有矛盾存在,那將來的小孩要怎樣認定誰是父親的角色呢?若是造著一般家庭的形式,通常父母親對於孩子有著一定的義務與權力關係,而父母的行為及態度將是影響孩子的關鍵所在,包含孩子的人格與性向都是受其父母的影響,那假若是他們三人間將來有了孩子,其衍伸出來的問題間不只於孩子父親角色如何分配的問題,包含教育、社會環境等種種價值,將是考驗著三者間關係如何調配。

會不會有第四者的介入?
當三人間維持著一定的平衡關係,會不會有第四者的介入呢?我想這將是觀眾好奇的地方所在吧!然而,在電影中,我們很明顯的知道誰是第四者,那就是漢斯。漢斯是個十足賦予影響力的角色,甚至左右了他們三人間的關係,當然,我們不能依他在電影中的行為來論斷他是破壞三人間幸福的元兇,反觀來看他的行為就像一般男人一樣,對於事業與情感的追求十分熱烈,並且擁有強烈的企圖與慾望,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事物;在電影裡,漢斯在事業方面的發展算是瞞成功的,但就情感上他還是得不到他想要的女人,那就是Ilona ,這也是他為什麼強烈忌妒著Szabó與András的原因,從一開始時,他深深的為Ilona 著迷,甚至多次在餐廳等著Ilona ,其目的只是為了見到Ilona的倩影而已,甚至到後來發現Ilona 心有所屬後,還為情自殺等…這都是他極為純情的表現方式,但自此之後,他慢慢的學會如何運用人性的弱點來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在電影中,他是運用軍人的特殊身分來掌握其權力,我們知道在當時二戰間,正值著歐洲動亂不盪的時代,以軍人的身分獲得利益將是必然的趨勢,漢斯在此期間得到的不只是權力上的支配,就連財富與他人生命的支配權都能輕易的到手,他可說是這動亂時代的幸運兒;雖然他什麼都有了,但唯一得不到的就是Ilona ,Ilona 有著Szabó與András的守護,漢斯根本沒辦法得到她,所以他只好運用其權力的關係,控制著他們三人的關係,我想漢斯那時候已經有浮現了一個想法,「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想像,他應該很早就知道納粹會抓猶太人的事,把Szabó去除並非難事,但問題就出在András他並非猶太人,所以他的佈局可能就要另加設計,他可能是利用了他所做的成名曲「gloomy Sunday」大作文章,進而演變成導致自殺潮的元兇,最後在依據言語的挑釁進而引發他自殺的動機,其完美的計畫就此完成。以上的論述是我對於漢斯整個人的解讀所做出的結果,我覺得如果這三者要順利的發展下去,首先就要提防著像漢斯這樣的人,他像是一般男人一樣,喜歡的事物決不會跟別人分享,在這其中也包含了女人,寧可獨佔其身也不願讓她有一點自由,就這點而言,漢斯像是古典大男人主義的投射象徵,在這部片裡,漢斯也代表著這樣一號人物,傳統的價值觀控制了一切,他們三人的革命並沒有就此成功,反而被「漢斯」所擊垮,這算是十分遺憾的一種結果。
最後,就他們三者間的關係來做個結論好了,有人會問說,三人間這樣的生活模式,到頭來是幸福呢?還是痛苦呢?當然,這我就不能替他們回答,但就以我自身的觀點而言,覺得應該兩者應該各自摻半,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的是他們必須分享著同一個女人而不能獨自佔有著,但幸福的地方卻是他們之間能夠互相依賴,進而形成鐵三角的關係,不論是經濟上或情感上互相依慰著,形成了一個三人行的生命共同體。這是十分少見的例子,當然就此也就略顯的珍貴,就算經過一百年以後到了我們這年代,也很難接受三人行的愛情觀,而他們算是開了先例,告訴了我們愛情也可以如此的呈現,然而,就讀者自身而言,是否接受這樣的形式,我想見仁見智吧!依每個人愛情觀不同而有所不同吧!
紀登思(Anthony Giddens)著/周素鳳譯。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市/巨流出版/2001[民90]P93~P9

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日劇小評─仁醫 part2

有人說一部好的戲劇,有兩個元素是很重要的─劇本及演員。就劇本而言,我還瞞佩服編劇跳脫原著劇情,把劇情變得更高潮迭起。像是貫穿本劇中的隱形人物「未來」(醫生的未婚妻),原著漫畫中是沒有這角色的存在,但編劇卻把她寫的有聲有色,彷彿它跟著醫生穿越時空來到江戶一樣;另一方面,我覺得編劇最厲害的地方是她著重於每個人的內心戲部分(就連配角都有內心戲)這是很難在只有一季日劇中表現出來的,往往戲劇都會因為票房的考量盡請一些青春偶像表演出耍帥的姿勢,或安排一些搞笑的橋段衝收視率。但我在這部戲中沒有看到這些元素,他們著重的部份是心理層面的東西,有時候一個轉身一句話都有戲可言,真是讓我開了眼界,演一部日劇居然跟演電影的感覺是差不多的。

再者,我不得不大聲地說,這部戲的演員真的演的太好太棒啦!
如果這部戲是拍成電影的話,我看男女主角都包了,尤其是大澤大叔真的太厲害!


我之前看過他的戲像是「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情」、「穿越時空的地下鐵」等…他的表現都讓我嘖嘖稱讚,像是穿越時空的地下鐵中他跟他穿越時空的兒子在搭地鐵時的真情流露,更是讓我掉了不少眼淚。然而,他在這部戲中飾演回到過去的現在醫生,他在江戶時遇到了很多事情讓他慢慢地改變了過去種種不快的事情;在這部戲中他掉眼淚的次數算是最多,他的哭不是因為懷念過往而哭,而是看到很多位生命奮鬥人們的哭,為了這個國家奮鬥的人們哭…,我想說的是男人流淚不可恥,流淚是留在該留的地方,那才是男人最美的地方。


中谷美紀
另一位女主角,中谷美紀他分別扮演著兩個角色─野風及未來,未來是醫生的未婚妻,因為一次得手術而變成植物人;野風則是江戶時代的「花魁」,雖然一心嚮往自由卻被困在花街中。先說中谷美紀好了,我對她的認識也是近幾年來的事(雖然她已經拍過好幾部日劇),像是「電車男」、「松子悲慘的一生」都是她的代表作,尤其他在松子一劇中從老師演到妓女再演到殺人犯,無不是展現出她驚人的演技。在仁劇中她則是再披上華麗的服飾扮演花魁,因為之前知道她演技是什麼樣,所以在此劇中還瞞想看看面對重複的角色是怎麼樣的演法,結果果然出乎我意料之外,尤其幾場獨白戲讓我看到她如火純精的演技,像是有一幕她在送走因的梅毒而不久於人世的姊姊,那種戲劇的張力是不能小覷的,她的眼淚不像水龍頭一樣宣洩而下,而是能自動控制的演到最後才落下了幾滴,這一幕讓我看了傻眼也很佩服她真的把角色詮釋的之好,她同時把花魁的驕縱及穩重詮釋的恰到好處。




另外兩位配角(綾瀨遙及內野聖陽)我就不多加解說,因為兩位主角都太厲害了,反倒是他們的戲被瓜分掉,不過話說綾瀨遙的戲明明比中谷多卻還是被搶走,可是這也沒辦法人家姊姊太會演了= =,而內野聖陽飾演坂本龍馬,他把坂本的樣子詮釋的斯斯入釐,活像是坂本在世,其戲份跟主角的戲份是差不多的,但是因為內心戲沒有主角的多(也是因為角色的限制,坂本事個大剌剌的個性,沒有什麼是能藏在心理的),所以關於張力上就較為缺乏。

(※以上圖片出自jin-仁醫官方網站http://www.tbs.co.jp/jin2009/)

日劇小評─仁醫 part1


日劇小評─仁醫 part1

好不容易我又追完了「一季」的日劇了,這次看的日劇可說是今年最好看的日劇,雖然是TBS做的,但精緻程度不輸NHK的大河劇。

主要內容是描述一位現代的腦科醫生,因緣際會地救了一位深受重傷的病人,而在幫他開刀的時候從他腦中取出像「嬰兒」般形狀的腫瘤後,醫生對這「謎樣生物」感到疑惑時,病人逃跑了;就在醫生找到病人並勸他回醫院的過程中,醫生突然意外地摔下樓。

當他張開眼睛時,人已在以前的江戶時代(舊時的東京)…

詳細內容請看此網站
http://blog.xuite.net/s0901423/think/27813436

好久沒有追日劇了,尤其今年日劇我覺得都不怎麼好看,沒有一部我是從頭追到尾的,通常都是前面幾集追追看,如果不合我胃口就放著它不管了= =
但這部卻是我從頭追到尾的「唯一一部」,一方面是被它的故事性給吸引了二方面是被它的精緻程度給嚇到,我想製作這部日劇的錢往往跟拍一部電影的錢差不多,可說是不計成本製作。

另外,關於演員方面也都是一時之選,像是大澤隆夫、中谷美紀都是日本一等一的演技派,尤其兩個人一演到對手戲,「飆起戲來」的感覺真讓我大呼過癮,太久沒有看到有人把對手戲演的那麼精采的,還好TBS沒有因為票房的考量都盡找一些青春偶像來演(就算是青春偶像也要有實力派的= =),否則很難想像製作成本這麼高的日劇,結果卻毀在幾個老鼠屎手上。

總而言之,這部戲是值得大家去細細品嚐得日劇,你能從中學到許多人生哲學及做人得道理,是一部不俗得好戲劇。
(※以上圖片出自jin-仁醫官方網站http://www.tbs.co.jp/jin2009/)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紀錄片─我們的孩子

像導大推這部片,這部片呈現了台灣教育真實的面貌,讓我們更進一步反思我們教育制度及資源分配的問題。
導演:林正盛

故事大綱:
「我們的孩子」紀錄片,呈現都會與偏遠地區孩子的學習、生活處境差距。
紀錄片以台北市民權國小和林正盛的母校─台東泰源國小作為對比。同樣是六年級的學生,民權國小的韓維早上六點鐘出門,由爸爸開車送到學校;泰源國小的田子則是起床,煮完全家人的早餐之後,才走路去搭校車到學校。
下午五點鐘,韓維到安親班寫功課、吃點心,然後再到英語補習班上課到七點半;而在台東的部落,一名小男生在父親希望「讓小孩過童年」的情況下,和其他孩子在山林裡的溪水中逗弄螃蟹。
民權國小全校師生有二千一百多人,英文老師上課時,學生的課桌上也放著電子英文字典;而泰源國小全校師生有一百五十五人,卻沒有一位專任英文教師。
觀後心得:
這部片是我四月份去參加學校所辦的「原住民影展」活動時所觀看的片子,片中明顯地呈現出都會與鄉村間教育資源的差距,不管是硬體設備或師資人才等,在台東的泰源國小的小朋友遠比生活在大都會裡的小朋友少了更多的教育資源,不過他們比都會小朋友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大自然,並從自然環境中學習成長。

全片的主軸在於強調都會與鄉村間的對比關係,我們往往會看到都會的小朋友不管假日或非假日都是在安親班、才藝班及補習班間度過的,只有偶爾一個周末的下午家人會陪同他們去打打籃球、騎騎腳踏車等做一些戶外的郊遊活動;反觀在山上生活的孩子們,大自然就是他們生活的教室,他們每天都在自然的環境下打棒球與學習,雖然他們的教育資源沒有都會區來的充足且多樣,但他們十分珍惜著這些資源,像是泰源國小的校長為了募集建造他們學校的圖書室,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建構完成,讓遠在山區的小朋友能有上網學習的機會及閱讀課外讀物的機會。

不過,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在鄉村地區生活的家長如果他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不會讓小朋友在這裡學習,反而喜歡往較為都會區的地區發展。在這邊生活的家長大部分都是社經地位較為弱勢的一群,而且原住民占大多數,他們平常時間都忙碌於工作,沒時間照顧小朋友,而他們學校的小朋友大多數(尤其是男生)都參加棒球隊的原因不一定是因為他們的興趣而已,有些時候是因為家長工作沒辦法照顧他們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他們在學科上比不上都會區的小朋友,所以在體育(尤其是棒球)上發展才有可能在社會上立足。我們從一個現象中就可以看得出來─「王建民」,王建民無疑地是台灣棒球中一個極重要的代表人物,在本片中他也是孩子們間流傳的偶像,不論是都會與鄉村都存在著他的「影子」,但是有一個弔詭的地方是都會區的小朋友雖然崇拜王建民,每次都有收集他的卡片及簽名棒球等…,可是他們卻始終成為不了像王建明那樣的人;相反地,在山區的小孩沒有收集卡片及簽名棒球,但是他們卻不斷地苦練著棒球,期待有朝一日能成為王建明一樣站在大聯盟的投手丘上為台灣爭光,在此,王建明就像是活在他們心中的一個典範人物,他們不斷朝著心目中的典範邁進;相反地,在都會區的小朋友就只能把王建明當成卡片上一個表面的偶像,其實他們自己也很清楚他們不可能成為像王建明那樣的人,所以只能停留在表面上的崇拜而已。

最後,我從這部片中得到了一個啟發,我們往往認為對於孩子是好的東西,往往並非是孩子想要的,就像是都會區許多擔心孩子們會輸在起跑點上的家長,從小就給孩子們補東補西的,反而把孩子們這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時光給抹滅掉,他們每天都背著沉重的書包,雙手提著沉重的書袋及水壺,每天下課的路線就是安親班、才藝班及補習班三個地方,家長都已經幫孩子們選好將來要走什麼路了,現在孩子只要照著家長的劇本走就有可能會成為他們心目中所認定「典範」,不過這個典範真的是孩子們最終想從事的「典範」嗎?我坦承我過過像影片中那些在都會區孩子的生活,可是倒頭來這些生活真的是我所想要的嗎?或許不一定;難倒小時候補過的才藝長大就會依這些才藝來吃飯嗎?我看應該是少又少。我想看過這部片的觀眾們或許應該思考著,我們能為我們的孩子做些什麼?是讓他們自己決定還是你幫他們做決定呢?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課堂討論

目前網路流行的社交網站,像是FACEBOOK有很多學校都有建立起自己的「社團」。以我為例,目前我所參加的社團就有東海的社會系及暨大的。

但是我後來發現其實加入了以後也沒有改變什麼,更不用說如何數位學習,反到是變成了一種另類的校友會。

因此我覺得,使用這些社交網站進行學習是有待商榷。

另一方面,我認為BLOG在數位學習的經營比其他的社交網站都還成功,很多人都會把他們的學習經驗及方式放在部落格裡分享,這無不是一件好事,不過缺點是更新的慢,往往有什麼需要回應的問題,都沒有辦法即時回應。

此外,我認為它作為學習社群的優點為

1. 增加同學們的互動性:同學可以在各自的BLOG或臉書上發表自己的言論,且立即有其回饋的效果。

2. 縮短時空差距:不管你在什麼地方,只要有電腦隨時都能上網跟同學討論作業及交流。

但另一方面缺點則是

1. 個人的數位知識差距:像是年紀比較大的人或不常用電腦的人就會因此秉除在外,沒辦法獲得其他人的幫助。

2. 容易分心:如果使用這些社交網站討論的同學有時候會在討論之餘做其它的事情,像是看個購物網頁或玩個開心農場,沒辦法專心討論一件事情。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電影─惡魔教室


電影─惡魔教室
導演:Dennis Gansel

故事大綱

故事從一所高中的社會實驗課開始,學生們認為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希特勒的極權統治,在現今社會的民主思想下不可能再發生,老師為了讓學生們體會獨裁統治的過程,他決定在班上做一個大膽的實驗。他開始要求大家團體行動、振奮學生的精神,接著要求學生們穿制服、呼口號、並且遵守”領袖”的命令,還替這個組織取名為:the WAVE。漸漸的,團體裡的學生對the WAVE產生了極大的認同感,不僅會幫助團體裡被欺負的成員,也開始排擠不是the WAVE的學生。這種行為很快就感染到學校裡的其他同學,the WAVE逐漸擴大勢力吸收成員,校園裡開始出現對立的暴力衝突事件,the WAVE在校外的行為也引發警方與幫派份子的關注。老師發現the WAVE失控想喊停,但為時已晚。實驗雖然成功了,但所有人都付出了代價,造成遺憾。
(出自奇摩新聞http://tw.movie.yahoo.com/movieheadline/d/a/081120/3/cvq.html)

觀後心得:
該部影片是我去年看過幾部電影中最好看電影的前三名,同時也是印象較為深刻的一部。該部影片的內容主要是探討獨裁主義與民主主義間的差別,當然談論這麼嚴肅的話題放在這群年少輕狂的年輕人眼中,是在無聊不過的話題了。不過上獨裁主義的老師運用了實驗的方式,讓上這堂課的學生體驗到什麼是獨裁統治,實驗結果發現這個實驗大大地成功了,他把一群離經叛道的青少年變成了順服他且具有團結力的團體。

由此來看,當我們認為二戰時希特勒的集權統治及法西斯式的統治不可能出現在這個時代,這個假設就大錯特錯了。尤其是現在全世界面臨著金融海嘯衝擊之際,更可能延伸出許多具有野心的政治家,他們利用這個時機開始鼓吹他們的理想,這讓我想到過往許多政治家,像是毛澤東、希特勒、史達林等歷史上著名的野心家如何操作人性,進而到目前的恐怖主義都是意識形態的操作,尤其是年輕人,他們是最容易被操作的對象,因為他們沒有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容易被「強人」所利用變成行使他們野心的一步棋。

其次,容易被操縱的人是社會的弱勢族群,像是窮人、少數民族(包含年輕人)等…他們身為社會的邊緣人,權利不被社會大眾所重視,自然地當有一位像毛澤東或希特勒的領導人崛起時,很容易加入他們的行列,形成社會的亂源。鑒於此,我覺得若是M型社會形成時,很容易造成兩方彼此的對立,尤其在前方的富者占的人數較少,後者的人數會以團體的力量抵制前者,其結果就是造成社會的動盪不安。

最後,當我看完這部片後,我會試著去體會別人的感受,不只是年輕人,少數族群也是,畢竟一切暴力的來源都是源自於「不公平」所產生。